• <th id="rtplj"></th>

    1. <dd id="rtplj"><track id="rtplj"></track></dd>
    2. <rp id="rtplj"><object id="rtplj"><input id="rtplj"></input></object></rp>
      當前位置:首頁 > 理論園地 > 理論園地 >

      《龍》雜志:黨的統一戰線的偉大奠基者和卓越領導人

      中共湖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http://www.maui-realtors.com/ 2022-03-06 00:00:00 【閱讀

      來源:《龍》雜志      字體: 【大】 【中】 【小】
        

        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我們黨的偉大、光榮、正確,不僅因為我們黨能夠制定正確的路線和方針政策,能夠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還因為我們黨在領導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能夠適應時代、實踐和人民的需求,造就一代又一代群星燦爛般的領袖人物、偉大人物、英雄人物,從而贏得人民群眾的崇敬和愛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

        

      1646535067834045187.jpg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這個“法寶”的獲得,是與周恩來在這方面杰出的理論和實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毛澤東曾經贊譽周恩來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同黨內黨外都有最廣泛的聯系,善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周恩來創造性地貫徹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是黨的統一戰線的偉大奠基者和卓越領導人。周恩來統一戰線的理論和實踐,是他留給我們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遺產。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以集中力量反對最主要的敵人,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戰略策略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世界各國民主主義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議”。馬克思強調:“在政治上為了一定的目的,甚至可以同魔鬼結成聯盟,只是必須肯定,是你領著魔鬼走而不是魔鬼領著你走?!?/span>


        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的過程中,不僅強調要依靠基本勞動群眾,而且要注意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口號。而且列寧強調,“要戰勝更強大的敵人,只有盡最大力量,同時必須極仔細、極留心、極謹慎、極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敵人之間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利用各國資產階級之間以及各個國家內資產階級各集團或各派別之間的一切利益對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機會,哪怕是極小的機會,來獲得大量的同盟者,盡管這些同盟者是暫時的、動搖的、不穩定的、靠不住的、有條件的。誰不懂得這一點,誰就是絲毫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絲毫不懂得一般的現代科學社會主義?!?/span>


        由于中國工人階級人數很少,而我們面對的敵人又異常強大,所以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在中國革命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毛澤東對此有極為深刻極為豐富的論述。1939年,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毛澤東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法寶”的思想。他說:“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敝芏鱽硎俏覀凕h從事統一戰線工作時間最長,經驗最豐富的領導者。從民主革命時期的第一次國共合作起,直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每一重大事變關頭和每個歷史階段,周恩來總是親臨第一線,親力親為,從事黨的統一戰線工作。他的豐富的統一戰線工作經驗,成為他領導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精辟的理論闡述,成為我們黨統一戰線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寶庫。


        

      微信圖片_20220306105032.jpg

      五四運動時期的周恩來


        周恩來青年時期就提出了“愛國必先合群”的思想。1914年9月,他在南開學校的一篇作文即以此為題,進行了系統闡述。他認為:第一,愛國必先樹立合群的思想,否則,要想國家富強,只能是南轅北轍。他指出:“聚多數團體而成者曰社會,合若干社會而立者曰國家。國無社會不名,社會無團體不生。國與社會,兩相表里,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是故愛國者,必先及其社會,首必愛其群,斯為愛國之士焉。不然終日號囂于市,輒曰愛國愛國,而口與心違,言與行背;貧者弗恤,病者弗救;不為公益之事,不作道德之舉;視同胞如草芥,奉外人若神明;黨同伐異,爭權攘利;無合群之思,鮮愛眾之想;一國之肥瘠,猶越人之視秦人;一毛之不拔,如洛鐘東應銅山。夫以此種不愛國、不合群之國民,趨之使強,未有不南轅而北轍者也?!?/span>


        第二,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之所以仍然受欺侮,就是因為國民沒有合群的意識。他說:“吾國自改建共和以來,國民之心理、腦中仍復影成昔日夜郎自大,及茍且自卑之習慣。見官吏而膽怯,視人民而自嚴。階級不除,無平等之望。人群不合,無愛國之理。舉凡種種,無不蹈之踐之。外人之譏吾國民無共和程度,良不誣也?!?/span>


        第三,國民只要合群,國家就能擺脫積貧積弱的局面。他說:“吾國民果欲占顏色于世界也,則當愛國。欲愛國則必先合群,無分畛域,勿拘等級,孤寡者憐之,貧病者恤之,優者獎之,劣者教之。合人群而成良社會,聚良社會斯能成強國。神州不沉,吾種不滅,均如千鈞系之一發,吾國可不于此加之意乎?”

        

      1646535132211097660.jpg

      紅軍時期的周恩來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周恩來同志為我們黨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創建人民軍隊、創建革命統一戰線、創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了不朽功勛。1924年,他回國后即投身大革命洪流,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是我們黨最早認識武裝斗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后,周恩來同志作為黨中央主要領導人之一,領導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誕生。在極其嚴酷的白色恐怖下,周恩來同志積極開展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秘密工作,指導和支持各地工農武裝割據斗爭,為推動“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周恩來同志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后,同朱德同志等一起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并取得勝利。在遵義會議上,他堅定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在危難中挽救紅軍、挽救黨,為中國革命實現歷史性轉折,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安事變發生后,周恩來同志根據黨中央的方針,親赴西安,多方斡旋,推動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團結御侮的新局面。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同志代表我們黨長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堅持工作,廣泛團結和爭取各界愛國人士,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有勇有謀的斗爭??谷諔馉巹倮?,周恩來同志陪同毛澤東同志赴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隨后率領我們黨代表團同國民黨當局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談判斗爭。解放戰爭時期,周恩來同志協助毛澤東同志部署指揮一系列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略大決戰,并推動國統區形成第二條戰線。周恩來同志代表我們黨同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共商建國大計,籌備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持起草《共同綱領》,為新中國的籌建作出卓越貢獻。


        

      1646535219533010714.jpg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周恩來和毛澤東在會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周恩來同志為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奠基性貢獻。周恩來同志擔任政府總理長達26年,既是國家建設總體藍圖的重要設計者,又是將它付諸實施的卓越組織者和管理者。周恩來同志提出:“國家面貌的改變要從經濟面貌的改變做起。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永遠站立起來?!薄敖洕ㄔO工作在整個國家生活中已經居于首要的地位?!敝芏鱽硗緩娬{,要正確處理各種關系,分清輕重緩急,做到統籌全局、綜合平衡、協調發展,社會主義不僅要有經濟建設,還要有政治建設和精神建設,必須全面發展。周恩來同志提出科學是關系經濟、國防和文化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必須急起直追,力求盡可能迅速地擴大和提高我國的科學文化力量,而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他高度重視國防現代化建設,強調“我們要搞尖端國防。尖端和國防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親自組織領導“兩彈一星”大規??萍脊匀〉弥卮笸黄?,極大提升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周恩來同志高度重視對外經濟交往和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調“敢于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現,這樣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夠自強的民族”。


        周恩來同志作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主席,高度重視發揮統一戰線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民政協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治組織,各項工作都沒有先例可循,一切都要結合具體實際,在實踐中探索和創造。周恩來作為人民政協的創立者和領導人之一,不僅在思想建設而且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上,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為建立健全人民政協組織,形成和發展政協工作機制,奠定了基礎。


        

      1646535260245064539.jpg

      1950年6月,周恩來和劉少奇在全國政協會議上。


        1.明確人民政協組成原則


        新政治協商會議曾經規定,新政協“由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解放區人民政府、人民解放軍、國內少數民族、海外華僑及無黨無派和各界民主人士代表人物所組成”。在召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確定參加會議的代表名額和人選時,周恩來進一步明確指出,確定參加會議人選的條件要根據人民民主革命的原則,以擁護新民主主義為政治標準,注意代表性、嚴肅性、廣泛性與靈活性,既要有重點,又要照顧到各個方面。他說,在確定參加政協的每個人選時,必須注意到他在社會上的影響,代表著社會上的某一方面;同時,既然是實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代表中當然不能包括一切反動黨派和反動分子”,這就是嚴肅性。而廣泛性和靈活性是指,政協代表中不僅要有參加新民主主義政權的四個階級的代表,還應該“包括從封建階級、官僚資產階級中分化出來并投向革命陣營的愛國民主人士”。政協代表必須有重點,則是指“在確定代表名額和人選的時候,不是平均主義的”,必須體現“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同時要照顧到方方面面,就是“在各人民團體的代表中,除工人代表、農民代表外,還有婦女代表、青年代表、學生代表、文藝工作者代表、新聞界代表、工商界代表、教育工作者代表、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社會科學工作者代表”,以及不能立刻組織團體的自由職業者代表、特邀代表等。1954年全國人大召開后,周恩來又根據政協章程總綱的規定,進一步提出了人民政協的參加單位和個人必須共同遵守七條準則,即:“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力貫徹實施憲法;二、鞏固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加強社會主義經濟成分的領導地位;三、協助國家機關,推動社會力量,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四、密切聯系群眾,反映群眾的意見和提出建議;五、加強各族人民的團結,提高革命警惕性,堅持對國內外敵人的斗爭;六、加強中國人民同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友誼,反對侵略戰爭,保衛世界和平:七、在自愿的基礎上學習馬列主義和國家政策,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努力進行思想改造?!迸c此同時,他還提出了第二屆政協的委員安排必須遵循四個原則:一是要擴大團結,加強領導;二是要有代表性;三是方面多,各個方面都要照顧到;四是分量夠,每個方面都有帶頭的著名人物。周恩來提出的上述政協組成原則,一直為各屆政協所遵循,是各級政協建立組織的重要準則。


        2.建立人民政協組織機構和工作機構


        人民政協的組織機構是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建立和健全起來的。在人民政協剛成立時,在組織上呈現三層結構,如周恩來當時所說,政協組織的形式有全體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1954年全國人大召開后,由于第二屆全國政協已不代行人大職權了,再保留代行人大職權的全體會議已經不必要,因此政協各方面經協商決定,政協組織在結構上作出調整,只保留經常起作用的全國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兩層結構。1954年12月,周恩來在《關于政協章程和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問題》的講話中明確指出:“經過一個月同各方面反復協商的結果,大家同意將原來的政協全體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三層,改為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常務委員會兩層。地方委員會也是兩層,即地方委員會全體會議和常務委員會。這樣,減少了不必要的層次,又可以擴大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的名額,有利于保持廣泛的代表性,擴大團結面?!彼€明確提出,“在全國委員會閉會期間,由常務委員會主持會務,領導日常工作,集中處理一般事情,這樣便于開展活動?!痹谶@篇講話中,周恩來還明確了政協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的關系。他說,“政協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是指導關系。上下之間有指導和被指導、指示和接受指示、報告和接受報告的關系。但是,各地設立地方委員會要因地制宜?!币驗楦鞯厍闆r不同,這樣才能合乎實際,合乎政協的原則。地方委員會在同級中共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周恩來在指導建立健全政協組織的同時,對政協如何開展日常工作的問題也作了周密的考慮。他在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就提出,政協全國委員會不僅要定期開會討論重大問題,而且在平時也要組織開展工作。只有平時做好準備,全國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的時候才能有更好的議案提出。為此,他“建議建立幾個工作小組,在常務委員會指導和秘書長的具體領導下,使全國政協工作能夠分類進行”。根據周恩來的建議,全國政協常委會于1949年10月18日通過了《工作條例》,決定分設政治法律組、財政經濟組、文化教育組、外交組、國際組、民族事務組、華僑事務組、宗教事務組等八個工作組,作為政協委員開展經常性工作的機構,明確工作組的任務是協助政府審議法案,搜集和反映人民意見,宣傳政策法令,并研究問題、提出建議。1950年3月,在全國政協還成立了工作會議,由秘書長、副秘書長、各工作組組長、秘書處正副處長及其他有關專職人員組成,每周舉行一次會議,執行全委會和常委會的決議,討論和決定全委會日常工作中的問題,并就統一戰線內部事務進行初步協商。同時還設立了秘書處,作為全國委員會的辦事機構。這些工作機構的設立,為人民政協經常有序地開展工作創造了條件。


        3.確立人民政協主要工作方式和內容


        人民政協一成立周恩來就明確指出,政協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政治協商。開展政治協商,可以通過中共中央或中央人民政府將一些有關國家大政方針和重大問題提到政協全國委員會或常務委員會,同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代表人士以協商討論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由政協全委會或常委會就一些重大問題主動向中共中央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議案的方式進行。政治協商還包括對統一戰線、人民政協的內部關系進行溝通、協調,以達到化解矛盾、增進團結的目的。1956年毛澤東提出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后,周恩來又將實行互相監督作為政協工作的一項主要內容。后來正是在此基礎上,人民政協逐步明確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這兩項主要職能。


        周恩來在主持政協工作期間,還倡導、推動人民政協開展了學習、文史資料、調查研究等工作:


        關于學習工作。建國初,為了適應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代表性人物進行理論和時事政策學習的需要,在周恩來的倡導下,全國政協于1950年4月成立了學習座談會。周恩來還在座談會上作了關于聯系實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問題的發言,指出學習理論的目的是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學習要實事求是、自覺自愿,善于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這次會后形成了《學習座談會暫行辦法》,規定政協學習采取自愿的原則;學習的內容包括馬列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學習的形式以自學為主,與小組討論和報告會相結合;學習的方法要注意同中國的歷史實際和政治實際相結合,提倡自由思考、自由發言、相互幫助。1956年3月全國政協成立了學習委員會。此后,學習成為人民政協的一項長期堅持的重要工作。


        關于文史資料工作。1959年4月,在全國政協舉行的茶話會上,周恩來作了《把知識和經驗留給后代》的講話,提出“希望過了六十歲的委員都能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留下來,作為對社會的貢獻”。他還指出:“政協是聯系各個方面的,要注意組織這項工作。全國政協要開常委會,成立工作組,其中有收集歷史資料的組。各位委員回去,可以利用地方政協和文史館兩個機構做做這項工作?!痹谥芏鱽淼姆e極提倡下,政協全國委員會于1960年成立了文史資料委員會,并以親見、親聞、親歷“三親”為特色,組織委員編輯、收集和整理出版了大量的近現代史資料,為國家、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


        

      1646535338369057376.jpg

      1962年初,周恩來在中央工作會議上。


        關于調查研究工作。1962年4月,周恩來在全國政協三屆三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階段,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任務更重了,統一戰線要把建設的任務擔當起來,有新的發展。他說,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形勢要求,政協工作的責任也更重了,“政協要多組織一些調查研究工作。要使我們的建設搞得更好,首先就要實地調查,才能知道實際情況,如實反映情況,才有具體材料、具體經驗可供討論和研究。不要面臨政協開會了,才到下面去視察訪問,平常也可以分期去,比如說一年下去幾次”。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政協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進行視察、提案、發表意見和建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到了新時期,這項工作進一步發展成為專題調研,成為人民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參政議政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4.明確人民政府要加強與人民政協聯系


        周恩來不僅是全國政協主席,還長期擔任政務院后改為國務院的總理。他在領導政府工作中,始終高度重視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特別是注意并且善于運用政協渠道,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汲取各方面智慧,為政府重大決策和解決重要問題服務。政務院成立不久,他就主持制定了《關于與黨外人事合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政協全國委員會各工作組的工作,增強政府與政協全國委員會中各方面黨外人士的聯系。在1951年11月第109次政務(擴大)會議上,他指出:“凡準備由政務院通過的重要決定與指示等,經常是在征詢政協全國委員會有關小組的意見后,再提交政務會議討論通過的。這就使得一切比較重大的決定和法令,更能適合最大多數人的共同需要,在貫徹實施時也更能得到最大多數的擁護和協助?!彼J為,中央人民政府的這個經驗也值得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采用,并對個別地方不重視政協的現象提出了批評。據當時在周恩來身邊工作的同志回憶,平時在討論或決定某一項重要政策的時候,他總是習慣性地問:這個文件征求過政協方面的意見嗎?如果沒有,他就指示送請政協征求意見后再決定。建國初期,政務院頒布的許多重要法案和政策都拿到政協征求過意見。全國人大召開后,政府提出重要法律草案和重大問題決定,仍然堅持先拿到政協進行協商,然后才由國務院或提交人大作出決策。在長期領導政府和政協工作的實踐中,周恩來善于把這兩大機構的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既促進了政府的民主決策,有效地幫助改進了政府工作;又廣泛發揚了民主,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周恩來為政府和政協工作所確立的這些原則和所從事的實踐,不僅在當時而且在今天,對于我們明確人民政協在我國政治體制中的地位,正確處理政府和政協的關系,適應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要求切實發揮人民政協作用,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1646535375204070447.jpg

      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


        周恩來同志半個多世紀奮斗的人生歷程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是新中國孕育、誕生、成長和取得崇高國際威望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是中國人民在自己選擇的革命和建設道路上艱辛探索、不斷開拓、凱歌行進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偉大風范,感召和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同志身上展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上奮勇前進。


       ?。ㄗ髡邽橹泄采虾J形h校黨的建設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好大好爽好深无码专区
    3. <th id="rtplj"></th>

      1. <dd id="rtplj"><track id="rtplj"></track></dd>
      2. <rp id="rtplj"><object id="rtplj"><input id="rtplj"></input></object></rp>